焦慮
Skip
Click here to view this page in English.
這裡的資源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焦慮的原因,並提供有用的技弓巧來控制焦慮。
這是壓力還是焦慮?
生活是有壓力的; 小到交通狀況,大至創傷性事件,如瘟疫的流行、自然災害或暴力行為,甚至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改變,都可能帶來壓力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時感到壓力。
壓力是對外在事件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應,例如有很多家務或有疾病。壓力的源頭有時是一次性的,有時短期內重複發生,或是長時間反覆發生。
焦慮是你的身體對壓力的反應,但有時已經沒有威脅存在了,仍產生焦慮。
如果焦慮沒有消失,並開始干擾你的生活,它可能會影響你的健康
什麽是焦慮?
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經歷焦慮,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。例如,當您參加考試、處理工作難題或求職面試前,您可能會感到緊張。焦慮是面對真實生活壓力之下,人體出現的自然生理反應。當今之世,這種反應有助於人們面對難題時做好準備,並產生付諸於行動的能量。
焦慮症的症狀
焦慮的症狀因人而異,每個人的身體通常都有特定的反應方式。
設定情緒: 了解並善用情緒的力量
情緒顯然能影響我們的生活,並在我們的身心理健康留下長期的印記。但您可知道,無論和負面情緒,在我們生活中都具有特定功能,我們記取經驗教訓,從而修正我們的行為?
即使是負面情緒也有正面功能的想法,是個新發現,和時下流行的「只要快樂,不要煩惱」學派唱反調,它主張與其立刻甩掉壞心情,不如花點時間了解一下,情緒想要告訴我們什麼事。
設定人際界線,以培養靭性和健康的人際關係
別害怕說“不”
說“不”,通常被錯誤地與自私或冷酷連在一起。說出一個“是”,會讓請求者露出微笑,而一旦吐出“不”,後果往往就相反。所以,我們可能意識到自己在不該回答“是”的時說“是”,僅僅是為了取悅別人或避免當場的衝突。
雖然,剛開始設定恰當的人際界限時,會覺得壓力很大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,它可以增強我們的靭性,促進幸福感。想為別人做事並沒有錯,但是當我們太想討好別人,而且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時,善良的動機會使我們陷入憤懣怨恨和疲憊不堪的境地。
人際界線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,來幫助我們們可以與他人進行合理、安全和健康的互動方式
什麼叫自我照顧?
自我照顧意謂你採取照顧好自己,維持身體、精神和情感上健康的努力。研究表明,自我照顧可以促進良好的健康成效,如培養抗壓能力、延長壽命,並能更好地處理各種壓力。
以下是如何自我照顧的一些小技巧,幫助你開始。
捨得為自己花時間。即使是每天十分鍾的自我放鬆,一點點的獨處也會讓你心情鬆弛。
改善睡眠。你在白天的舉動,特別是臨睡前的行為,對你的睡眠質量有很大影響。
復工了:感到焦慮嗎?沒關係,您並不孤單
經過一年的居家工作,許多員工對於返回工作崗位有滿腹的疑問,包括接下來工作有什麼變化、什麼時候必須回到辦公室上班、以及僱主會有哪些期待。如果您對這麼多的不確定感到焦慮,要知道,不是只有您這麼想。以下這些要訣可以幫助您,舒緩準備重返工作期間的緊張情緒。
做好心理準備。回到工作崗位前,花一點時間思索一下您的疑問或憂慮。把可能碰到的情境在腦中沙盤推演一遍,心情會比較放鬆。想像自己順利處理所有狀況,運用腦中意象是一項有力的工具,可以幫助您沈著因應充滿焦慮的情境。
自我照顧 善待自己
花一點時間獨處。撥一點時間獨處,即使每天只有十分鐘,也能幫助您放鬆。
新冠疫情蔓延下的焦慮與憂鬱
在新冠病毒肆虐下生活,您的情緒可能會深受影響。大多數時候,我們可以很快從悲傷或鬱悶的情緒中抽身,但在這充斥著諸多未知的時刻,還加上所有新冠病毒相關的恐懼和不確定,會憂慮是很自然的。但當您的憂慮一旦過頭,便可能會形成焦慮和憂鬱的症狀。
以下提供幾個雖非醫療建議,但可提振心情的健康心法。
- 練習放鬆技巧
在您的日常作息中加入一項放鬆技巧的練習,例如氣功或靜坐,可以幫助您紓解壓力和焦慮。您也可以試試一個app(應用程式)Calm, 提供靜坐、睡眠輔助、緩和的運動和舒展、以及幫助您放鬆的音樂。 另一個app是Headspace,一天花幾分鐘學習靜坐。
- 走向大自然
雖然我們不能強迫自己高興,但還是可以努力做一些事,讓一天的心情好過些。試試聽輕鬆歡樂的音樂,看喜歡的影集或喜劇電影,好好笑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