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理健康加油站
Click here to view this page in English.
我們將陸續透過心理健康的加油站提供這些提示和竅門,幫助大家可以培養心理的靭性,為我們的身心健康帶來正面的影響。
十二月
非常時期平安過年節
與流行的新冠病毒共存,已是我們日常生活一部分。這意味著今年的節慶可能再次會和以往有些或非常不同,但這不等於乾脆取消算了。這裡,我們分享一些小技巧如下:
- 坦然接受今年節日可能不同以往,乃無可厚非。今年的節日大餐不需要、也不能像過去一樣精心設計而隆重非凡,每個人都無需為此內疚。
- 專注於您能做到的事。您通常的節慶拿手好戲中,哪幾個是您家人或朋友們最喜愛的?也許這意味著您只要稍微改動其中一兩道菜就好啦,或者,嘗試做幾道顛覆傳統的花式菜。
十一月
非常時期勿濫用藥物和酒精
這兩年來,大多數人都感到孤立而壓力繁重,這種情況常會導致人借助藥物或酒精來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。
專家建議, 非常時期,大家別為了減輕壓力、焦慮和孤獨感,轉向酗酒或過量服用大麻等藥物。儘管這些藥物和酒精會在短期內讓你平靜,但長遠看來,它們可能會加深恐懼、焦慮、退縮和抑鬱的程度。
應對生活,態度積極---這種機制對健康具有長期的良好效果。真是運氣,我們有很多良好選擇可以逐一嘗試。比如,查看以下八個建議,同時,把你的健康秘訣也增添到這一名單裡吧。
十月
什麽是焦慮?
每個人都會時不時地經歷焦慮,這是一種正常的情緒。例如,當您參加考試、處理工作難題或求職面試前,您可能會感到緊張。焦慮是面對真實生活壓力之下,人體出現的自然生理反應。當今之世,這種反應有助於人們面對難題時做好準備,並產生付諸於行動的能量。
焦慮症的症狀
焦慮的症狀因人而異,每個人的身體通常都有特定的反應方式。
九月
構築社交網絡
人類是社會性的生物。 我們需要他人的陪伴,才能活得生機勃勃。 社交關係可以紓解壓力、焦慮和憂鬱,增強自我價值感,給予人心安撫,抵抗孤單寂寞——特別處於壓力境況,社交關係帶來的支持尤其有用。
支持你的社交網絡
社交網絡由朋友、家人和同道中人等構成。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精神健康水平和抗壓能力,起碼得讓自己周圍有幾個好友或知己。與朋友喝一杯咖啡(哪怕在網絡上虛擬一下),或者給家人打個電話,都是培育天長地久的親情關係或友情關係的好辦法。下面,還有些其它辦法:
八月
跨越代溝
兩代人之間的差異,或所謂的“代溝”,可能帶來溝通不暢和意見分歧等各種挑戰。“代溝”往往勾起我們回憶,想到在音樂品味、職業選擇、政治派別和生活方式選擇上的一些衝突。
對許多亞洲人和亞裔美國人來說,一般的代溝衝突因"文化融入差距" (acculturation) 變得更加複雜---即移民的子女適應新生活的速度比他們的父母更快,方式也不同。
七月
什麼叫自我照顧?
自我照顧意謂你採取照顧好自己,維持身體、精神和情感上健康的努力。研究表明,自我照顧可以促進良好的健康成效,如培養抗壓能力、延長壽命,並能更好地處理各種壓力。
以下是如何自我照顧的一些小技巧,幫助你開始。
捨得為自己花時間。即使是每天十分鍾的自我放鬆,一點點的獨處也會讓你心情鬆弛。
改善睡眠。你在白天的舉動,特別是臨睡前的行為,對你的睡眠質量有很大影響。
復工了:感到焦慮嗎?沒關係,您並不孤單
經過一年的居家工作,許多員工對於返回工作崗位有滿腹的疑問,包括接下來工作有什麼變化、什麼時候必須回到辦公室上班、以及僱主會有哪些期待。如果您對這麼多的不確定感到焦慮,要知道,不是只有您這麼想。以下這些要訣可以幫助您,舒緩準備重返工作期間的緊張情緒。
做好心理準備。回到工作崗位前,花一點時間思索一下您的疑問或憂慮。把可能碰到的情境在腦中沙盤推演一遍,心情會比較放鬆。想像自己順利處理所有狀況,運用腦中意象是一項有力的工具,可以幫助您沈著因應充滿焦慮的情境。
自我照顧 善待自己
花一點時間獨處。撥一點時間獨處,即使每天只有十分鐘,也能幫助您放鬆。
六月
設定人際界線,以培養靭性和健康的人際關係
別害怕說“不”
說“不”,通常被錯誤地與自私或冷酷連在一起。說出一個“是”,會讓請求者露出微笑,而一旦吐出“不”,後果往往就相反。所以,我們可能意識到自己在不該回答“是”的時說“是”,僅僅是為了取悅別人或避免當場的衝突。
雖然,剛開始設定恰當的人際界限時,會覺得壓力很大,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實踐,它可以增強我們的靭性,促進幸福感。想為別人做事並沒有錯,但是當我們太想討好別人,而且以犧牲自己的利益為代價時,善良的動機會使我們陷入憤懣怨恨和疲憊不堪的境地。
人際界線是我們為自己設定的底線,來幫助我們們可以與他人進行合理、安全和健康的互動方式
五月
憂鬱症是美國最常見的身心症,雖然是一個嚴重的疾病,幸好治癒的機會很高。關鍵的第一步是有正確的認識。
您了解憂鬱症的症狀嗎?
憂鬱症的影響因人而異,有些徵兆和症狀可能包括下列幾種,且持續至少兩個星期:
- 一直感覺悲傷、焦慮、或「空虛」
- 感到無望或悲觀
- 感到罪惡、沒有價值、或無助
- 對過去喜歡的事不再有興趣
- 難以專注、記憶、或做決定
- 睡太多或睡太少
- 胃口改變
- 發胖或消瘦
- 坐立難安或暴躁易怒
- 有自殺或自殘的念頭
患者也可能有不明原因的疼痛、頭痛、抽筋、或消化問題,甚至治療也無法舒緩。
四月
這是壓力還是焦慮?
生活是有壓力的; 小到交通狀況,大至創傷性事件,如瘟疫的流行、自然災害或暴力行為,甚至個人生活中的重要改變,都可能帶來壓力。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時感到壓力。
壓力是對外在事件引起的生理或心理反應,例如有很多家務或有疾病。壓力的源頭有時是一次性的,有時短期內重複發生,或是長時間反覆發生。
焦慮是你的身體對壓力的反應,但有時已經沒有威脅存在了,仍產生焦慮。
如果焦慮沒有消失,並開始干擾你的生活,它可能會影響你的健康
抒解壓力的方法
我們在生活中面臨各種壓力,小到塞車,大到對健康的擔憂,或者對親人的牽腸掛肚。無論什麽原因,壓力讓身體的荷爾蒙氾濫---你的心跳加速,呼吸加快,肌肉緊繃。有些壓力可以化為動力,但如果它持續存在,會產生不良副作用。雖然,我們無法避開所有的產生根源,但我們可以建立健康的應對方式。這裡,有些小竅門。
- 專注呼吸: 來一個悠長、緩慢、的深呼吸。當你呼吸時,輕輕地把思緒從雜念和感受中抽離出來。
- 掃描身體: 深呼吸幾分鐘後,把注意力專注在身體上的各部位,一一放鬆;一次一個部位,逐步將身上每個部位的壓力釋放掉。
三月
睡眠的重要性— 特別是此時此刻
睡眠為什麽在瘟疫大流行時期尤其重要?
睡眠總是重要,面對蔓延全球的COVID-19新冠病毒,睡眠變得更為必要,因為它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深遠益處。
- 睡眠增強免疫系統有效性。研究結果顯示,睡眠不足會抑制免疫系統的功能和身體的抵抗力,讓人容易受到感冒、流感以及其它疾病的侵害。
- 睡眠增強腦功能。 良好的睡眠有助於我們大腦進行複雜的思考、學習,記憶和做出決定。
- 睡眠可以改善情緒。睡眠不足會使我們易怒、消耗能量積蓄並加劇焦慮和沮喪。
二月
幸福的要素:培養積極正面的人生觀
幸福和健康相輔相成。研究證明,人生態度越積極,越能充分享受更豐富、更充實生活的人,其幸福感和整體健康習習相關。
期望每天都處於幸福感爆棚是不現實的,但是,採取簡單卻周全的辦法,可以增加自己的總體幸福感和滿足感。幸福不應該是勉強或杜撰,在日常生活中發現,並培養這些真正快樂的時刻。
幸福的要素:培養積極正面的人生觀
稍微改變思維方式,可以對你的人生觀產生累積性而且正面的影響。覺察並留意自己的念頭,鼓勵那些有正面積極意義的念頭,這將助於您建立的思維模式地植根於幸福的土壤。
一月
正念與情商
越來越多研究讓我們體會到,古老的正念修習所帶來的好處,正念(mindfulness)是一種強調對當下保持覺察和專注的靜坐方式。簡單地說,正念是留意您周遭的事物、有意識地、專注當下且不加論斷,所帶來的覺知。正念是每個人都能學習的技巧,而且證實對健康有益,例如可以減輕壓力、提振心情,對整體的身心健康都有幫助。
透過經常性的正念練習,鍛鍊我們的專注力,還可以訓練我們的大腦,讓情緒更加平衡。當我們可以了解並且管理自己的情緒,包括悲傷、生氣、或恐懼的感覺,我們便擁有了所謂的情緒智商(EQ)。情商(EQ)因為能影響行為,可以運用於所有人類的互動。高情商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溝通、改善關係、以及同理他人。
正念不僅是靜坐,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也能練習
我們常以為可以控制自己的注意力,而事實正好相反。我們想專心和朋友吃午餐,但思緒卻跑到晚餐要準備什麼菜。我們想要用心聆聽家人在說什麼,但注意力卻被拉去多年前不相干的一句話造成的創傷。
偶爾的心不在焉難免,但當心神渙散影響日常功能時,會使我們分心,甚至讓快樂指數下降。練習正念是幫助我們集中發散心思的有效工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