認識癲癇 遠離疾病偏見

Skip

Dr. Andrew A Hsu
醫師徐安提醒,身旁有癲癇患者發病時,千萬不要
亂塞東西至病人的嘴內,以免增加吸入異物的危
險。(記者李榮/攝影)

俗稱羊癲瘋的「癲癇(Epilepsy)」是一種神經 疾病,根據遺傳病學的統計,平均約100人裡面 就有一人會罹患癲癇,比一般人的印象來的更普 遍。發作時病患可能會失去意識,兩眼上吊眼神 凝視,吐口水、手腳僵硬,隨後開始抽搐,過程 通常約幾分鐘,接著恢復如常,但感到非常疲 勞。

癲癇的發生,通常是腦部細胞不正常所引起,包 括腦部受傷、中風、先天腦部問題、腦血管畸 形、長腦瘤等;也有一部分的癲癇是由遺傳引 起。

神經科醫師徐安指出,癲癇可能從很小的時候就 開始發作,有些一生下來沒多久就出現癲癇症 狀;以小孩子癲癇來說,很多是一歲左右,發燒 時開始出現首次癲癇。粗略估計,三位癲癇患者 裡面,有一位會終身都與癲癇共存、有一位會慢 慢好轉減輕症狀,另外有一位會完全痊癒。

「很多華人不懂癲癇,不知道為什麼有這種病, 而且有很多誤解。」徐安表示,不少華人看到小 孩罹患癲癇後,求神問卜,或者尋求中醫、針 灸、推拿治療、民間偏方,「這些絕對沒有效 果。」

西醫面對癲癇病患,會先照磁振造影(MRI), 看清楚腦部是否受傷。如果是遺傳導致的癲癇,則通常MRI的結果會是正常的;若影像發現腦中 有長瘤或其他不正常的組織,則要以外科手術切除。

MRI結果正常、不需手術者,西醫也有許多藥可以抑制癲癇,讓腦內的細胞不過分活躍,但藥物 必須每日服用,長期持續不能停藥。醫師與患者配合嘗試藥性,觀察哪一種藥的效果最好,副作 用較能承擔。一些藥物可能會導致反應變慢、模模糊糊,但因腦部會逐漸適應而好轉,通常不會 有太大的問題。當然,若藥物副作用太厲害,則一定要換藥。

徐安提醒,身旁有人癲癇發作,最重要是先冷靜。患者發病時,呼吸會突然變得大聲而急促, 「好像要把舌頭吞掉」,但是旁人塞其他異物去擋住舌頭,反而增加危險,所以不要亂塞東西。 另外,儘量不要用力去制止抽搐,若有口水或者血液流出,就將病患的頭轉向旁邊,讓口水順勢 流出,避免嗆到而窒息,等待發作自行停止。

醫生小檔案:徐安(Andrew A. Hsu),科別:神經科,台灣出生、美國長大,西北大學 (Northwestern University)大學部、醫學院。1987年起在灣區執業。語言:中文、英文,專家 諮詢:El Camino醫院提供。

 

本文最早見於世界日報與El Camino 醫院合作的「請問醫生」專欄。